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
每周二晚,医事科技学院实训楼214教室,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师生以《黄帝内经》共读活动为载体,在经典诵读中探寻中医康复理论根基。活动由辅导员杨玉丹组织,专职教师柳万领读讲解,目前已研读至卷三《五脏生成篇》。
经典诵读:古文韵律中的专业认知
师生手持《黄帝内经》典籍,在平仄韵律中感受中医哲学之美。从“心之合脉也,其荣色也”的五脏生成规律,到“肝受血而能视”的气血功能阐述,经典经文在诵读中转化为专业认知。24级学生李同学感慨:“读到‘脾胃为后天之本’时,才明白康复营养方案为何强调健脾运化。”柳万老师通过案例解析,将“肝主疏”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结合,让古文智慧在实训操作中找到落点。
研讨环节聚焦经典理论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衔接。柳万老师结合临床经验,阐释传统中医观念中的养身原则;学生则从现代视角提出:“传统中医对健康标准的衡量是否与现代医学有所差异”,传统的中医思维中的“治未病”理念如何落地康复治疗?杨玉丹老师指出:“经典的价值在于开放性,学生的提问正是教学创新的生长点。”
文化传承:五音疗疾的当代实践
活动中“经典溯源”环节,师生共同解读“黄帝与岐伯问答”的医学人文精神。结合我校美珈素质教育中的音声瑜伽实践,师生以古琴音律赏析“角徵宫商羽”五音疗疾理论,探索传统音声疗法与现代音乐治疗的融合路径。24级学生刘同学感慨:“研读《黄帝内经》后,我感觉中医康复技术不仅是诊疗技术,更是贯穿古今的生命哲学。”
从“四气调神”的春日初读,到“阴阳消长”的夏夜深思,共读活动见证中医经典的当代重生。未来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将持续开展研读活动,让《黄帝内经》从课本知识转化为思维本能。同时也欢迎对中医经典感兴趣的同学踊跃参与,共同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医学对话!
【供稿:医事科技学院 吴佩瑶、杨玉丹、柳万】
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